互联网行业的市场需求其实是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的,有钱的时候拼命招人,没钱的时候疯狂赶人,供需容易出现大量变动。
这既是因也是果,在市场需求大于供给的时候,从事这个职业的人必然会享受到职业溢价,也就是高工资。
人才的稀缺性就是金钱。
互联网是一个典型的供需不均衡的行业。
在行业发展的早期,有大量的市场可以开拓,各种概念各种赋能各种烧钱,做的是增量市场。
在增量市场上,企业需要大量的员工来开疆拓土,并且那个时候同一个领域往往有多个公司在竞争,每一家公司都觉得自己才是未来。
这时候,本身供需是失衡的,所以程序员往往可以通过跳槽拿到令人震惊的高工资,共享大战和P2P火热的时候,程序员一年3跳跳出年薪百万的案例不要太多。
与此同时,互联网也是一个技术迭代日新月异的行业,经常短短两三年就会实现技术迭代,在这种情况下,即使行业里面不缺程序员,但一定缺掌握了新技术的程序员,所以才技术迭代的初期,掌握新技术的人都是被抢的。
于是供需失衡又来了,随便举个例子,当年IOS开发的工资是天价,现在IOS开发白菜价,即使是程序员,也不能一概而论。
另外除此之外,很多企业高价招聘,不单单是业务需要,还有一种是防守策略。
你对我不重要,但是我的竞争对手没有你,所以对我很重要。
于是依靠钱,人为制造了供需失衡,达到了溢价的结果。
最接近的例子应该是黄牛囤货,最近的案例就是显卡。
供需对价格的影响,是特别深远的。
岗位的性质。
程序员和一般的生产类岗位是存在本质差异的。
严格来说,程序员属于工人的性质,生产代码来解决问题。
传统的工人岗位,一般是一个人做一个人的工作,想要做更多的工作,需要加人。
正常情况下,2个工人的生产力一定是比1个工人的生产力要高的。
但是程序员不一样,程序员和工人虽然工作定位类似,但是效果完全不同。
首先,程序员写代码解决的问题,往往一个人可以解决一堆人的工作量。
往小里面讲,写一个抢火车票的小脚本,就可以解决一堆天天买票的黄牛。
这个小脚本是无成本对外复制的,互联网产品的特点就是拓展成本极低,做一个游戏上架应用市场全世界都可以推广。
这就代表着,一个程序员的实际生产力是非常恐怖的,随着互联网的发展,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已经出现了被取代的现象,这也是互联网颠覆一切的说法的起源。
有了程序,就未必需要特别多的人工。
程序高效解决问题,代替大量人工的事情大家已经见得多了,程序还可以低成本复制,程序还可以7X24小时运转。
所以程序员的工作意义是非常特殊的,考虑到实际产生的价值,其工资高并不意外。
然后,程序员群体中,水平和水平造成的生产力差异更大。
前面说了,工人在流水线干活,2个工人的产能大概率是高于1个工人的,所以单一工人的工资不高。
但是程序员不一样,一个牛X的程序员,产能可能顶的上几十个程序员,写代码有时候不是拼人力的事情,做项目需求才需要对人,写代码的时候天才一个人就可以单枪匹马解决一群人的问题。
这也是科技行业的特点,一个天才胜过一堆庸才,算法时代尤其如此,并且差距只会越来越大。
这也有点像人类科学的发展,少数天才科学家可以让人类科学跃进一个时代。
所以,程序员的高工资并不意外。
另外有一说一,如果是在传统IT行业,或者是驻场做项目的那种,其实程序员的工资没有高到哪里去,因为也是叠人工,满足甲方需求,这时候就和传统工人的模式差不多了。
也就没有多少溢价了。
最后,程序员不仅革别的行业的命,也经常革到自己头上。
一个是新技术不断涌现,跟不住的就容易被淘汰。
一个是公司做一款新产品的时候可能需要一百个程序员来开发,但是做完了以后平时只需要五个程序员来维护就够了。
那剩下的九十五个程序员怎么办?
有人可能会说,即使暂时用不到,但是可以留着到开发下一个新产品的时候再用,但这种想法很天真,很多互联网小公司其实就指着几个项目吃饭,一个项目完了以后未必还能有开发下一个的机会,说不定明天就倒闭了。
另外即使到时候又需要人了,直接招新人不香吗?
永远会有新的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,他们可能没什么经验,可能技术一般,但是他们要的钱少,身体好,能熬夜,听话,好忽悠。
如果你是一个企业的管理者,排除掉感情因素,你也会用这种性价比高的新零件换掉旧零件。
所以总体算下来,给单一程序员开高工资并不是划不来的,成本相对可控。
所以可以在部分阶段直接高薪砸出去。
这也是为什么程序员工资高。